*** 本刊的行動裝置APP ,提供文字格式、文字轉語音的功能 *** 。 身為財經雜誌第一品牌,《今周刊》以「深入財經、預約財富、關懷社會、品味生活」為編輯核心,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財經雜誌。《今周刊》每週提供最新的財經剖析與產業動態,近年來更領先報導「消失的醫生」、「退休金大騙局」與「苦勞經濟」,並揭發台灣食安危機等重大議題,推動政策改革引起社會廣大迴響。*貼心提醒:因數位技術變遷,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,請選購2010年(含)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。今周刊ZINIO電子版於每週四 17點之後出刊。
阿基里斯的腳踝
中國謀畫全局 美國被動應對 • 中國早期五年計畫受意識形態驅動,隨後轉為縝密流程,推動改革與成長。反觀美國向來抗拒規畫,川普第二任期更缺乏清晰戰略,僅憑交易式干預因應。
金融市場恐成穩定幣輸家 • 美國財政部開始使用穩定幣作為籌措資金的管道,此舉將為美國經濟帶來新的權力平衡,銀行和聯準會影響力遭削弱,而長期受惠於聯準會提供流動性的金融市場,則恐淪為輸家。
堰塞湖灰犀牛變光復鄉黑天鵝 • 花蓮光復鄉遭遇空前泥漿洪流,堰塞湖危機早有跡象卻未妥善應對,最終成毀滅災難。災後溫情短暫,人們必須記取傷痛,因為重建的艱難才正要開始。
勞勃.瑞福的快樂 • 好萊塢傳奇巨星勞勃.瑞福日前辭世,他的一生不僅在銀幕上大放異彩,現實生活中還是一位環保鬥士、日舞影展創辦人,以自身所愛影響電影產業深遠。
今漫畫 Win Comics
圖文並靠 Mark's Talk
AI資料中心狂熱擴張 華爾街醞釀投資回報焦慮 • 未來五年,AI資料中心的投資規模可能達七兆美元。但在高昂造價與折舊壓力下,市場已審慎評估背後的財務風險。窮盡一切資源追求AI基礎設施,究竟值不值得?
傳統建築走向高端化 頂級韓屋飯店成旅客新寵 • 韓國業者斥巨資翻轉韓國傳統房屋形式,住宿一晚,最高要價超過二十萬台幣;古風宮殿般的外型加上現代旅宿設施,重新掀起一波「K-house」風潮。
花蓮堰塞湖奪命悲劇 未來該如何避免? • 花蓮堰塞湖潰壩,奪走十八條人命,更沖出中央、地方政府災防橫向溝通、垂直整合的漏洞。捲起袖子救災之餘,更要回頭檢視防災演練、法規制度破口,下一次,不能再讓悲劇重演。
S廊帶大爆發 半導體生態系南台灣成形 • 在台積電先進製程南移帶動下,南部科學園區營業額大爆發,全國占比突破五成;九月下旬,《今周刊》舉辦二○二五前進大南方論壇,與南部四縣市首長暢談如何產業升級,擘畫未來。
Agility拚明年量產 揪能率集團找台灣隊友 • 兩年前,人形機器人Digit在亞馬遜倉儲實戰登場,近期還獲得輝達押注,引發關注。其背後新創Agility Robotics創辦人赫斯特,近日風光來台選商,他有何盤算?
美時董座親揭 收購美廠背後成長大計 • 入主美時這家台灣生技廠十年,來自冰島的美時董事長魏斯曼,宣布了新的收購計畫。整合他創立的美國藥廠,要鋪平美時的成長道路,並且在關稅亂局中取得保命符。
AI願景驅動 高通展現手機跨界野心 • 晶片大廠高通日前一口氣發表四款驍龍手機、筆電晶片,儘管技術仍具領先地位,但面對各家手機品牌相繼投入自研晶片,高通仍亟需搶攻其他戰場。
韓星、演唱會門票助攻 周年慶點數大戰 • 面對今年百貨業整體消費不振的困境,各大業者紛紛在占全年業績兩成的周年慶檔期衝刺,除了用新櫃和快閃吸眼球,點數生態圈也成為留客的關鍵武器。
韓造船業脫韓入美 加入MAGA死裡求生 • 韓國造船業「脫韓入美」加入MAGA陣營,韓華接下美國費城造船廠、現代投資菲律賓蘇比克灣,然而,韓國造船廠只是台前的演員,幕後是美國海軍與川普金主操盤的政治大戲!
當駭客藏在 印表機 你意想不到的資安破口 • 印表機、投影機、防火牆、溫控系統⋯⋯,這些不起眼的連網設備,早就成為境外駭客瞄準的資安破口。他們藉此入侵「手無寸鐵」的民間組織及中小企業、「缺乏防禦盾牌」的政府委外包商,一路進攻,意圖癱瘓設備或竊取資料。2023年,台灣每秒有1.5萬次的網路攻擊;2024年,台灣政府網站每天受到駭客攻擊達240萬次。敵我攻防並非正面交鋒,攻擊者瞄準的就是這些無人鎮守的邊陲地帶,而當境外駭客從邊陲滲透,那些被遺忘的邊疆堡壘足夠堅實嗎?
167萬中小企業淪三不管地帶 • 頻頻淪為駭客目標的中小企業,急需政府協助。但數發部卻稱,民間企業資安由「各主管機關」負責,加上缺乏穩定預算,恐讓中小企業資安淪為三不管地帶。
韓重用白帽駭客護民間資安! • 隨著網路攻擊日益頻繁,韓國政府與其主要網路安全機構KISA制定許多應對策略,鼓勵全民協作,共同築起堅實的資安防線,可作為台灣的借鏡。
你跟老闆都該懂 5大資安破口防堵術
音樂精靈成耕耘者 黃韻玲 把白日夢化為可能 • 五年前,黃韻玲接下北流董事長,自稱音樂農夫,從此種下許許多多新苗,培育更多潛力新人。如今,這片沃土已經逐漸長出下一代音樂人的模樣。
數據會說話 央行堅持續打炒房有理 • 央行堅持繼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,被質疑與行政院不久前宣示要把房貸「水龍頭開大一點」的作法衝突。但數據顯示,銀行放貸集中於不動產的比率仍高,央行確實沒有鬆手的理由。
投資路上的青春舞曲 • 從茅台、普洱到鑽石,都曾炙手可熱,如今價格崩跌;唯有黃金、白銀在央行推動下逆勢上揚,投資標的更替無常。
高估值下的投資思考 ——兼論汽機車零組件製造廠豐祥-KY • AI需求帶動科技業,美股估值維持在相對高檔,目前美國物價與就業數據暫居平穩,未見明顯風險。股市上行有助於高資產族群的財富效應,投資人可留意關稅戰影響下仍具需求韌性、訂單穩健的企業。
留一點⋯⋯ • 台股教師節連假前大跌,外資獲利了結引發賣壓,市場僅剩AI題材撐場,今年已賺超過15%的人可以適度減碼。
股票分割是飆股保證?漲跌走勢不一 • 台股自實施股票分割後,陸續已有不少個股藉此吸引投資者支持,也是市場近期熱門議題。但拆分股票都能看作利多訊號嗎? 不同公司實例可凸顯,短期刺激後,獲利能力仍是股價表現關鍵。
台積電衝化學品在地化12檔特化股翻身 • 台積電積極推動「化學品在地化」策略,帶動特用化學材料需求升溫。法人評估,到二○三○年,半導體的在地化比重將逾三分之二,哪些特化股可望受惠?
FCN連結大型股領高息 眉角多怎注意? • 近年美股強勁、頻創新高,擔憂買貴了的投資人,轉向持有結構型商品。在股價高點時可領取息收、回檔時能低接股票的FCN商品,成為專業投資人青睞的新興標的。
降息帶來資金潮 美國中小型股基金回暖 • 美國聯準會降息點燃中小型股行情,羅素二○○○指數近日更創新紀錄,相關基金也表現不俗。但這波漲勢能夠延續嗎? 專業經理人提出過往降息循環經驗與景氣壓力評估,供投資人判讀參考。
黃金還能追高嗎?保值與投報矛盾拉鋸 • 近期金價急速飆升、市場也持續看好。回顧過去四十五年,黃金並非投報率最高的資產;不過在各國赤字擴大、美元霸權動搖之際,黃金的避險與保值特性,仍值得關注。
退休後究竟該投資股票,還是事業? • 邁入退休生活,如何在沒有固定收入的情況下,兼顧資產安全與穩定獲利?事實上,只要風險控制得宜,「股票」還是第三人生最適合的投資工具。
三百年前北美獵巫案給世人的教訓 • 一六九二年九月二十二日,麻州塞勒姆小鎮處死了最後八個女巫疑犯。恐懼、無知、迷信、嫉妒……,當這些戰勝了理性,人類獵巫就不會畫下句點。
彩虹水果聰明吃 穩定血糖守護心血管 • 水果一向被視為健康食物,是台灣人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但隨著糖尿病、肥胖與脂肪肝人口增加,許多人開始擔心這項「甜食」,是否也暗藏健康風險。
餐桌上的部落與風土美味 • 當魯凱文化遇上法式廚藝,AKAME以柴燒、發酵技法烹出台灣山林風土的獨特盛宴。
百變拉美菜 • 隨著愈來愈多拉丁美洲餐廳在台灣出現,拉丁美洲料理也衍生出不少介於精緻和休閒之間的餐飲新形式,菜色的設計不僅展現主廚的飲食文化和廚藝養成背景,更結合亞洲飲食習慣,推出有別於墨西哥捲餅或玉米餅等傳統美墨小吃的料理,讓菜色更豐富多元。
變出雞心玉米餅、牛筋玉米粽
端上炭烤脆皮豬、 拉美版牛肉麵
生鮮海瓜子、鴕鳥菲力入菜